close

DSC03017.JPG

善待悲傷 (文/彭月枝)

「仁慈的人善待自己;殘忍的人擾害己身。」(箴言11:17)

小周的父親走後,小周不論白天夜晚,不時坐在客廳發呆哭泣,不愛出門,不想與外界接觸,妻子擔心小周會得憂鬱症,請朋友偶爾到家中陪小周聊天。

小周的妻子很快地調適自己的心情,收拾起悲傷,開始正常的生活,但小周卻仍然躲在黑暗中獨自哭泣,甚至憤怒,覺得妻子為何如此無情,怎麼可以這麼快就走出悲傷,這樣太對不起疼愛她的公公了。

一日,小周心情苦悶,想要找朋友訴說心中的苦楚,卻被朋友數落了一番:「你父親剛走不久,現在不乾淨,怎麼可以到處跑,把晦氣帶到別人家。」就像在傷口上灑鹽一般,讓小周感到受傷,憤怒、孤單、無助。

幸好小周仍有一些好朋友,加上妻子在一旁不斷鼓勵他,讓他漸漸走出喪父的悲傷。

生離死別,是人生最難過的事情。當摯愛的親人離開世界,家人往往會經歷長久的傷痛,和永遠的懷念。

所愛的人離世,好像自己的一部份也隨之而去。生命彷彿在一剎那間遭破壞,無法即時修復。傷痛是必然的!能夠流淚痛哭、宣洩心中的悲傷,是正常又健康的表現。

可是,中國人的情感一般比較含蓄,加上帶有『流血不流淚』、『報喜不報憂』的思想,對哀傷的情緒,往往加以壓抑、逃避或否認,以致內心思緒無法與別人溝通,求助無門,悲傷久久不能復原。

悲傷的調適是一條漫長的路程,對於哀傷者,我們是否應有更多的接納與尊重,給他們更多的時間與安全的空間表達悲傷。

失去親人是人生旅途中無法迴避的歷程,曾有人說:「沒有人能逃避悲傷,除非他心中沒有愛。」(W.WORDEN)我們會感到悲傷,是因為有愛。

聖經上說:「仁慈的人善待自己;殘忍的人擾害己身。」【箴言11:17】

當所愛的人逝去,光是停滯不前,頹廢消極的生活,並不代表對逝者的忠愛;相反地,抖擻心情,重新振作,亦絕非不念舊情,忘恩負義。

在懷念親人的同時,我們是否可以多善待自己,容許自己哭泣,好好地哭一埸,讓淚水洗滌心靈,抒解壓力。也容許自己歡笑,讓往日美好的回憶溫暖心頭,無須過於自責。將悲痛化作一股前進的力量,拭乾眼淚,懷著真情,重新出發。

 

arrow
arrow
    全站熱搜

    alice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